当前位置:首页 >公共服务 >财务公开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2017年度综合事务绩效自评报告

2018/08/03浏览量:46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琼财绩【2018】218号)文件及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对于2017年财政支出综合事务项目资金绩效自评如下:

  一、   项目概况

  学校舞蹈、音乐及公共教研等教学实践教学经费及举办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经费;编剧作曲和购置服装、道具、头饰、靴锣、鼓、钗、拔、等经费;校民族乐团赴台参加音乐教育交流展演出;舞蹈集训教室木地板防虫维修费用,外聘教师及专家劳务费用。

  (一)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项目性质:教学实践演出、改造、维修、电源老化更换。

  项目用途:教学实践演出、原厂房里的专业教室维修、改造、电源老化更换等项目完成后,确保762名学生正常上课,使本校的办学条件基本完善,特别是在传承和振兴琼剧艺术教育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艺术学生上舞台的实践机会大大增加。

  项目主要内容:

  1、2017年外聘专业教师劳务费。

  2、美术教学,需置景、画廓展示、师生下乡采风及外派进修学习等经费

  3、组织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费

  4、到各市、县下乡招生支出及广告等经费

  5、民乐合奏、及音乐教研室实践演出经费

  7、赴台湾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及台北华冈艺术学校交流

  8、各教研室教学实训专用材料购置

  9、舞蹈教研室开展《中国舞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及邀请北京舞蹈学院观摩教学授课、服装:6万元(群舞4个剧目新增做服装、租赁群舞4个作品、独舞6套)、道具:2万元、  聘请舞蹈专家观摩指导(邀请北京舞蹈学院专家,来琼5天观摩课堂、展示并指导)

  10、编写专业校本教材(含教材的整理,印刷,装订等),出版本专业成果画册(含图片素材的整理,印刷,装订等)、教材整理印刷费。

  11、毕业班作品展览8万元(含展览布置、服装道具制作、宣传等)

  12、学生参加校内和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文娱比赛活动费用(如:各类省级球赛、田径比赛;校园文娱活动比赛等)。

  13、教学文件资料档案建设柜、资料存储材料等,教学服装、道具保存(保养)设备和器材。

  14、2014级学生毕业汇报演出、艺术之春晚会、校园琼剧好声音比赛及教师专业考核晚会(含舞台装置、服装道具制作、宣传等).

  14、组织教师教学观摩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 ,购买教学观摩演出票。

  15、各类宣传教育讲座等活动费用(如: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消防教育、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艾滋病、结核病预防宣传、红十字会自救教育等(二)项目绩效总目标

  本项目完全达到预期总目标,当年投资当年完成,没有跨年度结转经费。

  二、   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本校在2017年海南省省本级部门预算中申请教学业务专项经费187.28万元,资金全部到位。

  (二)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本项目资金下达在省财厅国库网上,根据教学业务的使用实际情况,申请逐级审批下达资金,2017年实际使用187.28万元,完成率100%。

  (三)    资金管理情况:各教研室、各教学科的业务骨干凡需要使用经费,须事先提交方案,经有关科室审查提出意见后,先由业务科室提出预算报告,由总务科按有关规定审核,然后按有关审批权限报校领导审批或校办公会议审定后执行。严格把关报价预算、市场比价,经办、发票、审核、审批、记账、归档等合规程序(大宗项目开支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每张正规发票须由经办人、审核人签名后,由校长签名才能报销。物资采购回来后,要经管理人员验收登记进库,方可使用。

  三、    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

为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学校一名副校长负责分管项目的组织实施,并成立项目实施小组,人员由总务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组成。对项目的进展积极跟踪,实行责任落实到人。零星工程的维修进行竣工验收,物资采购进行出入库登记,财务人员把本项目收支单独列帐,防止其他的收支混淆。

  (二)项目管理情况

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项目方能进行,确保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四、项目绩效情况

  1、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参与重大演艺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校知名度

  ——由省文联主办、我校民乐团与香港民族艺术团在省歌舞剧院合作演出“民族乐●海岛情”大型迎春交响音乐会。加强琼港两地互动联谊,在营造节日欢乐和谐、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氛围的同时,突显海南原创音乐的独特魅力。

  ——琼剧表演专业部分学生参加全省2017年琼剧春节晚会,集中展示了琼剧艺术历史弥新的魅力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

  ——琼剧“3+4”表演与民乐专业应邀赴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知名院校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学习戏曲专业办学经验。此次交流活动旨在探索试点项目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使琼剧人才培养更加科学高效。

  ——琼山中学与文昌众艺培训学校来我校对舞蹈专业进行观摩学习,我校积极配合组织教学课程进行交流互动。

  ——8月应邀赴新加坡进行琼剧艺术交流演出,加强琼新两地海南乡亲的传统友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繁荣与发展。

  ——9月我校原创大型舞剧《秋菊传奇》原班人马赴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等专业院校进行表演、观摩课与学术交流。先后同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签订了帮扶等有关协议,通过此扩大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10月由省文体厅和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由我校邓群坚副校长担任总导演,我校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共同参演的“蒙古音乐舞蹈大学代表团访琼交流晚会”在海南大学思源学堂隆重举行。

  ——11月初,我校美术教研室由汪红副校长带队一行6人,赴杭州、珠海、走访了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及当地几大画室参观交流,共同探讨专业教学教法及新高考文化课程的调整应对。

  ——11月我校组建以校长为团长一行67名师生的琼剧表演艺术团,应邀赴香港参加第十五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进行琼剧艺术表演活动。

  截止12月底,今年我校师生参加社会实训和文化下乡演出共96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

  *创新合作办学,深化教学改革

  ——与定安、澄迈市县学校试点建立我校第一批“琼剧孵化试点基地”, 双方定期组织和开展戏曲交流活动,共同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拓宽招生渠道,借力提升我校影响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海南省“十三五”时期琼剧传承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我校从2017年新招收的六年制琼剧表演专业的学生中,选拔10名优秀生到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代培二年

  ——为传承发展琼剧传统唱腔,保留“非遗”琼剧经典宝贵史料及深度挖掘我校琼剧校本教材,我校特邀8名琼剧专家及相关人员共13 人进行为期2天的“琼剧优秀传统唱腔音乐史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审稿交流会。通过专家审稿最后定稿了《琼剧音乐唱腔介绍》、《琼剧语音与唱念》、《琼剧传统曲牌与过场音乐》、《琼剧优秀传统唱腔选集》、《琼剧传统锣鼓介》和《琼剧伴奏》共6本琼剧校本教材,6本校本教材首印约6000本,结束了我校建校以来无琼剧校本教材的历史

  ——配合海南省民族歌舞团为其代培20名学生。(已于今年9月份入校)。

  *承办各类大型艺术教育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充分利用艺术教学和实践资源,更好地将教学实践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资源,扩大我校社会影响,推动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校承办2017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艺术专业舞蹈(中职组)中国舞与戏曲表演赛项比赛。我校参赛选手分别囊括舞蹈与戏曲表演赛项前3名,充分展示了我校舞蹈与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和成果

  ——我校承办全省琼剧表演艺术研修班在琼海开展了为期6天封闭式培训。旨在提升全省琼剧表演专业演员的戏曲基本功及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传承地方戏曲,培养后备人才。

  ——我校先后2次在琼海官塘承办全省琼剧(戏曲)唱腔音乐研修培训班,特邀我国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作曲家王天赐及我省或我校优秀作曲、理论和资深评论教师进行授课和讲座。组织省直属及各市县琼剧表演团体琼剧骨干及我校琼剧专业师生共102名学员。

  *各类专业教研比赛获奖,教学成果显著

  ——我校选派6名学生参加2017年海南省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国舞、民族舞两赛项分别包揽前三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我校舞蹈教研室备战并参加2017年全国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国舞赛项,其中林茜同学荣获全国“三等奖”。

  ——在第13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中,我校参赛选手获得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同时陈帅、陈杰等2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由我校李芳老师主讲的《玛依拉变奏曲》、李耀璋老师主讲的《素描圆柱的透视诀窍》获“全省中职学校优质课程”荣誉称号。

  ——我校琼剧教研室教师兼校青年琼剧团副团长刘秀蓉老师入选2017年度文化部艺术司“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项目《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我校荣获2017年海南十佳美业教育名校奖并挂牌协会理事单位;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宋镕汝获得"十佳教育先锋奖"。

  ——我校选派四名选手参加全省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公共教研室专业教师王海玲老师在众多的高手中,荣获综合三等奖。

  ——我校骨干教师汪红、彭碧丽 、邢葵、戈曼丽、廖莹莹、李芳入选全省中职学校23个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室成员。

  ——群众艺术教研室选派4名学生参加2017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获得新娘造型组三等奖。

  ——由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中职学校校园诗词大赛活动在我校举行,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创建文明校园,我校获优秀奖。

  ——在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全省中职学校心理情景剧比赛中,我校在陆文明、彭碧丽、邢葵老师编排的《战胜自我》剧目在27个参赛剧目荣获全省一等奖。

  ——我校吴飞欣同学获2016—2017学年度海南省三好学生称号、孙莹获2016—2017学年度海南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我校音乐教研室教师梁志入选2016年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名单。

  ——我校3名学生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学习党代会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征文活动比赛中获得中职组两项三等奖及一项优秀奖。

  *推进文明建设,创建校园文化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作为提高我校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活动,集中整治教工们思想上、作风上和行动上存在的问题,初步建立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有效地加强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以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开展“两学一做”的教育学习活动,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原则。

  ——进行全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学习实践测试;并先后组织观看“十九大”开幕式实况、“两学一做”电视夜校、《辉煌中国》、《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将改革进行到底》等教育纪录片,撰写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学习“椰树精神”体会文章。

  ——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召开全体教工动员大会,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分析当前学校重点工作的努力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大研讨。

  ——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专项学习研讨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学校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

  ——首次举办综合各专业学生展演的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密切家庭和学校联系,共同培养建康新一代。

  ——开展2017级新生文明礼仪操培训,组织全体新生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中的辨美丑,立形象活动。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学习宣传和践行《公约》的系列教育活动,举行《公约》宣誓签名仪式。

  ——学校成立“心语轩”身心健康活动中心,并特邀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全国先进科普演讲专家岳筱雯教授到我

  校为全体教师作主题为《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专题讲座。

  (2)社会效益

  我校是省内目前唯一的一所公办培养艺术职业人才的综合性专业学校,学校现设有琼剧、舞蹈、音乐、美术、群众艺术等5大学科15个专业,在传承琼剧艺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琼剧是海南独特艺术,属国家保护文化遗产。我校是目前琼剧艺术教育的唯一基地。省财政支持该项目的资金,确保更多热爱琼剧艺术的子女报考琼剧专业,使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本土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的有了良好的条件。教学实践演出使琼剧艺术接班人形成了良好循环,每年为社会琼剧艺术演出团体输送合格的琼剧专业人才,使穷困艺术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是保证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国际旅游岛人才培养需要。近年来,国家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需要更多艺术职业人才。省领导多次视察我校时,对改善我校办学硬件做了指示。该项目的投资是落实省领导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国际旅游岛人才培养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艺术职业人才,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为社会提供职业技术人才。我校多次受到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3、项目的可持续性

  本项目是经常性项目,是保障教学和实践业务的正常运作。艺术学生就像医生一样,要有实践经验,充实实践条件,提高职业技能,才适应社会需要。现主要办学设施还是原来工厂的铁壳大厂房改造成各类教室,需要进一步加快投入建设完善。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海南省中等职业艺术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项目规模合理、投资估算合理,本项目的建设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海南文艺繁荣发展,满足海南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海南文化软实力,我们艺校将发挥艺术教育的龙头作用。

  五、综合评价情况

  1、艺术创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风尚、凝聚民族精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艺校在海南艺术创作中拥有引领辐射的功能。

  2、扎根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艺术教育和创作的细微处。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时代主题,扎根伟大实践,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学术深度和文化高度的艺术精品和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时代佳作和传世名作。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遵循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促进文艺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推动艺术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提升艺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

  5、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借助国际和国内、政府和民间多种对外交流渠道和活动平台,运用文艺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为树立当代艺校良好形象、展现海南文化魅力,发挥我们艺校独特的作用。

  6、服务国家大局,在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艺术前沿有机对接的基础上,不仅育人才、出新品,而且还要出思想、献良策,打造艺术教育和创作的综合高地,为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为开创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综上所述,本项目将大力推进我省艺术职业教育工作,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有效的。

  (联系人:王老师15663751555)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2018年6月15日

  • ( 办公室 )

    0898-65716212

  • ( 招生 )

    0898-65716232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经济开发区 桂林洋大道10号

邮编:

571127